去学校
消息发出去了有一会儿,却没有收到回复。
耿芝看了眼始终没动静的对话框,拿起手机把电话打了过去。
不过通话才响了一声,耿芝想了想,又把手机挂断了。
这个时间点不回消息,明天估计不用他提,林与鹤也必须得坐车上学了。
耿芝猜得没错,第二天林与鹤果然是车接车送。
因为走路不太方便,磨着会疼。
不过林与鹤也打了电话过来,问起了昨晚的信息。
“你昨天找我有事?”
坐在会场大厅里的耿芝遥遥看了一眼正和人交谈的修长身影,视线在那清俊的侧脸上细细逡巡过一圈,才回道。
“没事,已经解决了。”
林与鹤见状就没有多问,他显然对另一个话题更好奇。
他甚至悄悄压低了声音,问。
“耿哥,你最近……在追初恋吗?”
“嗯。”
耿芝淡应了一声。
电话那边顿了一下,才继续问。
“是,方大哥吗?”
耿芝扬了扬眉毛。
“你怎么知道了?”
真稀奇,榆木疙瘩都能开窍了。
不过这也不难猜,耿芝随即了然。
“陆难说的?”
电话那边又顿了顿,才含糊地应了一声。
昨天终于被……教会了。
翻来覆去地教了好久。
林与鹤轻咳一声,把话题扯回去。
“你们原来在一起过?”
“嗯。”
耿芝半倚在皮椅上,单手拧开一瓶依云,抿了一口。
“他十四岁的时候被陈家收养,陈家和我爸做过生意,我们有过交集。”
耿家的生意做得很大,现在更是已经成了上市公司。和他在生意上有所往来的人不计其数,说起来,耿芝之所以会注意到方木森,还是因为林与鹤。
林与鹤的妈妈去世那年,方木森十六岁,正是因为在林母葬礼上的偶遇,耿芝才留意到了这个沉默内敛的清秀男孩。
方木森家境贫寒,他的父母早亡,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他上小学的时候,偏远地区的扶贫工作还没有现在这么到位,方木森连学杂费都交不起,是林与鹤的妈妈资助他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十四岁那年,方木森的亲戚过世,林母虽然资助他多年,但身体状况不允许再收养一个孩子,况且当时小林与鹤也还在养病。
因此同年,在当地福利院的帮助下,未成年的方木森被无法生育的陈家夫妇正式收养。
陈家家境殷实,虽说无法和耿家相比,但和方木森原本的家庭环境也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方木森被收养,是幸运,也难免会有不适应。
耿芝当时尚未认识他,不太清楚方木森初被收养时的生活,但在那年的聚会里,耿芝看见过方木森两次,两次方木森都在被排斥,冷落,甚至被嘲笑。
起因似乎只是因为他拿刀叉的姿势不规范之类的小事。
当时耿芝也只是个旁观者,直到一年多后林母的葬礼上,耿芝才真正留意到了方木森。
那一年,陈家夫妇刚刚生下一子。
忽然降生的新生命对多年未育的陈家夫妇来说是件天大的喜事,只是这件事却让本就不太能适应新家环境的方木森,处境变得更加尴尬。
那时方木森已经十六七岁了,相貌出落得愈发清隽,身体也抽了条,清瘦却不虚弱,带着少年独有的美丽。
再被人欺负戏弄的时候,也不再会和原先那样涨红了脸讷讷难,只是淡然一笑,不予理会。
倒是真有人被那笑容惊艳,刹那间甚至忘了刁难的语,只会愣愣地盯着他看。
耿芝还记得这个曾在祝阿姨葬礼上见过的男孩,也顺手帮他解过几次围。后来事情慢慢传开,又传讹了,说是耿芝对方木森有意,似乎是想要追他。
流传到本尊耳中,耿芝也只觉得好笑,没怎么在意。
只是他不在意,却有人听进了心里。陈家听说这件事之后,就想方设法给方木森报了耿芝在读的辅导机构,那时陈家正在和耿家做生意,他们殷切地希望能和耿芝打好关系。
耿芝起初对这种事并没有兴趣。
不管怎么说,无法否认的都是早就被赤裸裸摆出来的图谋和目的。
只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却和他的预想有些差距。